几十名城中的反抗军高喊着奥斯曼语,躲在房屋或树木的后面,向他们不断射击。
俄军下意识地就转身反击,十多名距离最近的波兰士兵立刻抓住这一时机,纵身从城墙的缺口,跳了进去……
不多时,城头上的俄军大炮先后停止了射击。
波兰炮兵们对视一眼,发出阵阵欢呼声,而后三两下钉死炮门,将大炮推倒,也拿起燧发枪,高喊着向城墙上的缺口冲去。
下午两点多,特鲁尼科夫带着仅剩的400多名俄军士兵,和十几个俄国官员弃城,向南逃去。
什维赫齐茨和他勇敢的士兵们仅用7个半小时就将巴赫奇萨赖打了下来。
什维赫齐茨四下打量着这座曾经的克里米亚汗国国都,正和参谋商量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这里造成最大的破坏,就突然看到城北冒起了浓浓黑烟。
很快,一名军官向他报告,说那是奥斯曼抵抗组织的人正在屠杀俄国贵族,并放火焚烧他们的房子。
什维赫齐茨愣了一下,旋即露出笑容,转头对参谋道:
“没错,破坏工作交给奥斯曼人才是最合适的。”
虽然克里米亚的居民大多为来自俄国南部的哥萨克人,但奥斯曼人统治了这里数百年,他们人数虽少,但却有着上位者的骄傲。
但自从波将金率军占领克里米亚之后,奥斯曼人就变成了被歧视的下等民族。
眼下,城里已没有俄国驻军,他们积蓄了近十年的怒火,立刻就爆发了出来。
什维赫齐茨略做思索,对参谋道:
“让士兵们尽快休整,我们明天清晨出发。”
“是,营长大人。”后者点头,又问道,“我们是去增援柯斯丘什科将军?”
“不,”什维赫齐茨抬头向东望去,“我相信,如果将军知道这边的情况,肯定也不希望我们去增援他。我们去喀法港!”
喀法是克里米亚最东侧的港口,担负着亚速海和黑海之间的中转任务,算是克里米亚除了巴赫奇萨赖之外最重要的地方。
次日一早,1700名波兰士兵在巴赫奇萨赖城中火光的映照下,排着整齐的队列,向东走去。